您所处的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承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协办的2017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结果日前揭晓,我校电力工程学院电力卓越151班施皓同学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本次活动于2017年11月启动,以“青春自强·励志华章--不忘初心跟党走、青春共筑中国梦”为主题。我校团委积极组织各二级基层团组织、各级学生组织在同学中广泛宣传和积极动员。经选拔,电力工程学院电力卓越151班施皓同学被推荐为我校“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候选人。在为期3个月的报名结束后,经成果展示、校团委审核推荐、团省委评议推荐和专家委员会审定,在1000多所高校近20000名大学生中最终产生10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97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1462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他们将获得由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提供的“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

 

 

做踏实、奋进、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2017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施皓的青春故事

睡前翻看微信,一篇夜读“没有横空出世的运气,只有不为人知的努力”让施皓辗转反侧,反复回味已在身后的三年大学光阴。《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这篇鸡汤文对他而言,确是切中肯綮——“所谓运气,不过就是时机来了,而你正好有能力抓住。”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剩下的一半请厚积而薄发

施皓经常开玩笑地说,很多学子都曾有清北的梦想,却在高考前一天梦见美好的南工程,所以考了一个合适的分数就顺利步入了南京工程学院的大门。这是一句笑谈,却是他高中的真实经历,始终徘徊在班级中位数的他,在那些起早贪黑、踏实努力的大牛学霸身边显得相形见绌,高考让他明白,世上并没有什么突如其来的运气。

刚进大学的最初两个月,离开了父母约束的他,也曾在高数课坐在看不清黑板字的角落和室友畅聊高中生活,打包一份外卖回到宿舍开始煲剧……

庆幸的是,学长戴宇航的一次有关“大学生活秘籍”的分享结束了施皓迷茫的大学生活。“希望大家珍惜大一的时光,如果第一学期踏实努力有个好的表现,你会发现之后的几年都很顺利!”“只要大一上学期好好努力,之后就一马平川了啊。”抱着试试这份“秘籍”的心态,施皓挪到教室靠中间的位置,看清了满黑板的公式;在食堂解决三餐,利用空课泡图书馆。期末的两周,他拿出了高考复习的拼劲,结果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中位数的他一跃变成了班级第一。

事实证明,学长前半句话是对的,好好努力,确实能有一个不错的开头,但剩下的半句就不一定了。

电力卓越班的课程相较普通电班提前一个学期,到了第二学期,施皓发现专业学习比预想的要难很多,看到其他同学都已经适应大学的生活,施皓觉得是时候要开始摸索自己的学习方法了。他慢慢学会用简练的字词、符号作为课堂随笔记录在空白草稿本上,再利用课余时间誊写整理。方法看似讨巧,实则要坚持并不容易。晚饭后伴着“天印之声”,他早早到教室开始温书,往往整个晚自习都在誊写笔记。但正是这样的方法,让他思想更加专注,紧跟老师思路,把握重点;日后整理的过程,也是温习的过程。

施皓用三年的坚持换来了综合测评始终第一、平均学期绩点4.27,将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和南瑞继保奖学金一一收入囊中的佳绩,笔记也成为流传在同学中的“复习宝典”。他心中明白,这一切的背后是踏实的态度结合科学的方法,成功没有捷径,但努力绝不会被辜负。


心的体验是认知的雏形,剩下的是时时记得推自己一把

王阳明的心学中有一点是“人所觉知到的东西都是心的体验”,哲学家的话总能在施皓身上得到印证。高三暑假他推了自己一把,尝试火车站做志愿者,初衷只是从小就喜欢趴在桥边看列车穿梭来往,感受轮缘撞击轨缝的节奏感,便希望在车站会有一个更好的视角看车来车往。然而单纯的想法和骨感的现实总是相去甚远,在车站做志愿者时,施皓发现只有两个视角可以选择:在检票口面对汹涌不断的旅客大军,或是在服务台回答应接不暇的票务问讯。

暑假的两个月,他错过了新型动车组的首发体验,但换来的是来自旅客不计其数的衷心感谢。他深深体会到,追火车是独乐乐,而做志愿是众乐乐。在这三年超过四百五十个小时的付出中,施皓曾在帮助旅客改签车票后被强塞一块巧克力,后用它来缓解另一位旅客的低血糖;他帮助操着浓重英音的外国老太购票,她那竖起大拇指夸奖中国高铁和便捷支付的神情,让他感叹“厉害了,我的国!”……也正是暑假的公益经历,让他在学院分团委志愿服务部的面试中脱颖而出,一年后,施皓当选志愿服务部部长。

当了部长之后,他才发现手里是一个年均志愿活动不足三十项,没有工作规章制度,没有常规志愿基地,没有专业志愿者团队的“三无部门”。是磨完一年的任期,还是跳出舒适圈,再推自己一把?施皓选择了后者。

从教学楼被物管清场,北一三最后一家店打烊,再到挤在教超门前的桌旁,和团队成员讨论策划快到宿舍关门;寒冬周末凌晨五点的闹钟响起,逼自己在起床送爱心早餐与躺倒在温暖被窝的诱惑间选择;饿着肚子,用冻僵的手为环卫工人递上早餐,在他们略显笨拙的感谢与暖和粗糙的双手中感受五味杂陈……

在他一年的努力之后,电力工程学院的志愿活动提升至每学期七十余项,组织志愿者两千五百余人次,公益时间超七千小时;打造的“签下青春,传递温情”暖心服务项目获评2016年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2017年学院志愿服务工作获评省优秀组织奖。

“不推自己一把,怎有机会聆听深夜的校园虫鸣、体验寒冬的南京街头和一声声谢谢带来的满足?”施皓说。


担当是磨砺的结果,用强大的精神力量感染更多人

步入大三下学期,身边大多数人选择考研、出国或是为国网考试作各种准备,施皓继续选择留在分团委。曾经的部门小伙伴和他打趣,“我看你一天到晚踩个自行车,身披冲锋衣,背着个笔记本电脑,教室、实验室两点一线,逆着人流在校园里奔忙,图个啥呢?”

施皓的答案是这样的:很多人大一加入部门,是不甘心大学没有社团经历;有些人大二出任部长,是想要施展施展拳脚;少数人大三留任组织,是一名学生干部应有的担当。“不把学生干部经历看的太重,但务必珍重这其中一次次锻炼的机会,一轮轮困难的挑战,一场场痛并快乐着的磨砺”,是他身在团学组织三年的切身感悟和信条。

施皓坚信强大的精神力量会产生感召力和影响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同学进步。

大三上学期,他自愿与班内一位来自云南的同学结对帮扶。考虑帮扶对象专业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施皓便下功夫帮助他养成科学学习的方法和主动学习的习惯。他们坚持一同参加帮扶晚自习,交流分享课业资料,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该同学顺利通过所有课程,综合排名前进了30%。在学校的青春成长故事报告会上,施皓用志愿先锋的角色鼓励同学要始终保持着对志愿活动最虔诚的热爱,须热心、诚心、做实事,树立端正的志愿服务心态,把公益视作温暖心田的一缕阳光、温润人心的一滴甘露来滋养自己。

获得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之后,施皓更加希望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踏实努力做实事的人不会被时代辜负,敢于推自己一把的人不会遍体鳞伤,而每一个独一无二、朝气蓬勃的你始终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学校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1号 | 邮编:211167

版权所有©南京工程学院
苏ICP备050071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