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处的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11月2日—4日,由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主办,我校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教育语言学高端论坛召开。本次高端论坛的主题是“教育语言学的多学科理论和实践探索”,旨在加强教育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建设,从多学科视角推进教育语言学的长足发展。来自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7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一盛会。

我校郑锋副院长,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俞理明教授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郑锋副院长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和现状,指出我校高度重视外语教学,坚持把外语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开展外语教学不仅是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和学习一门语言,更是各个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通识教育的应有之义,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他希望外国语学院通过本次高端论坛与全国教育语言学研究和实践者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与交流。

 

本次高端论坛邀请10位业内权威专家为参会代表做了1场讲座、9场主旨发言,5位外语类权威期刊主编和参会代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张辉、王金铨、陈莉萍、江桂英等名家全程主持。内容涵盖语言学、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神经科学、心理学、政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座谈会上,上海交通大学赖良涛博士阐述了伯恩斯坦教育社会学的语码和教育机制理论对于现有的教育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顾曰国教授从9个方面探讨了情感与学习的关系。《外国语》主编束定芳教授认为外语学习建立在学习者原有的概念系统基础上,如何激活、调整和丰富原概念系统对提升外语学习的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外国语大学范琳教授梳理了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神经认知系统与语言发展关系的研究,并以家庭压力模式为理论框架,探究两者对语言教育和社会救助策略的启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王革教授系统介绍了教育语言学视角下语言民族志发展的历史、现状、面临的局限和前景。北京师范大学的苗兴伟教授探讨了如何从概念意义、人际意义、语篇意义及其体现方式入手来建构批判性阅读教学的语篇分析模型。同济大学的张德禄教授分析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此外,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也是本次高端论坛的热点议题。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沈骑教授基于全球治理新格局,提出中国大学外语教学必须重新定位其价值取向,以适应新时代国家战略布局与发展的新形势。江苏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东南大学李宵翔教授从国家外语政策的宏观角度和高校英语教学中ESP教学需求的微观角度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学术结构性调整。

在3日下午举行的主编论坛中,《外语与外语教学》主编赵永青教授详细分析了学术期刊论文写作的理念与技巧问题。《中国外语》主编常少华教授借助该期刊近年来教学研究类载文的统计与分析,总结了外语教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建议。《外语研究》主编李德俊教授与各位代表进行了现场互动和答疑解惑,就各位与会代表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3日晚间,参会代表就教育语言学理论研究、语言教学研究、教育话语研究分组讨论。各位与会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围绕会议主题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探讨,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40余篇,经专家评审,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我校丁毅伟教授参评论文获得一等奖。

63384

本次高端论坛还受到了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南京日报、金陵晚报、扬子晚报、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报道。

 

学校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1号 | 邮编:211167

版权所有©南京工程学院
苏ICP备050071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