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通讯员 倪颖 记者 姜静)11月8日,南京工程学院办学11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沈国荣、金元贵、何少华被授予“百年功勋校友奖”,以表彰他们多年来在支持母校发展、推动产学研融合、传承精神文脉等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
作为校办企业创业典范,1959年毕业于南京工程学院前身南京机器制造学校金属切削加工专业的金元贵校友,多年来每年都会录用母校的毕业生。金元贵毕业后留校任教,从校办企业起步,创办了被誉为“轨道交通第一门”的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康尼机电与南京工程学院始终保持着 “血浓于水”的紧密联系。在人才培养领域,双方创新性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共建“康尼班”,开创 “专题强化训练、对岗实训、工程综合训练”三阶培养体系。金元贵经常来车间上课,不是讲理论,而是直接拿着零件讲工艺。他常说:“图纸上的每一条线,都要对着实物想一想。”这种 “学以致用” 的培养模式成效卓著,多数学员已成长为公司技术骨干和中高层管理人员。
“作为一名从南工程走出来的创业者,我深感学校与企业本就是携手同行的伙伴,希望老师们继续深化校企合作,紧跟AI、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把产业一线的真实需求转化为教学与科研的鲜活实践。也希望同学们主动走进企业,在项目实践中磨砺解决问题的扎实本领。”金元贵说。
同样心系母校的沈国荣校友,一直与学校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他牵头共建江苏省配电网智能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等5个高端平台,助力学校打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级一流专业和新型电力系统省级产教融合基地,加速交直流输电和支撑储能技术成果转化。2024 年7月,他受聘学校 “终身教授”“首席科学家”,以其命名的 “沈国荣学院”“沈国荣院士楼” 正式挂牌,双方共同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的110千伏智能变电站实践平台,达到国内高校领先水平,为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提供了高水平支撑。
何少华校友则以精神传承反哺母校。作为全国道德模范、大国工匠、中核集团首席技师,他多次返回母校开展 “劳模精神进校园” 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分享核电行业动态、技术实践与成长经历,用自身坚守与奋斗,激励一代代南工程学子立志投身祖国核事业,为人才培养注入了宝贵的精神动力。
新闻链接:http://njrb.njdaily.cn/njrb/h5/html5/2025-11/13/content_60_2369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