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主动应对学术期刊发展新趋势,探索高校学报高质量发展路径,11月14日,学报编辑部举办了期刊转型与特色发展专题研讨会, 江苏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主编王浩斌,江苏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执行主编莫祥银, 江苏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副秘书长、《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章诚,江苏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副秘书长、《大气科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张福颖等专家莅临学校,为学报的未来发展把脉问诊、擘画蓝图。

研讨会由学报编辑部主任耿言海主持。在简要介绍了我校学报两刊(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的基本情况后,耿言海表示推动期刊从“综合化”向“特色化”、“专业化”转型,以创新思维引领内容建设、传播方式和服务模式的全面升级,是提升学术影响力、服务学校学科建设的必然选择,希望与会专家畅所欲言,指导探索一条符合学校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报发展新路径。
在专题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和编辑部成员围绕更名及转型发展、两刊特色发展、期刊选题策划与精准约稿、学报十五五发展规划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专家们一致认为,学报要紧密依托学科特色以及在应用领域的深厚积淀,深耕细作,打造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特色专栏和品牌集群;要严把政治关、学术关和文字关,吸引和依靠一支高水平的作者与审稿专家队伍,从源头上提升刊文质量;要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建设智能化的投审稿系统,积极探索优先出版、数据增强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要引领“服务创新”,拓展期刊多元功能,实现从“论文加工厂”到“学术创新服务体”的转型升级。
此次研讨会内容充实,交流深入,为学报编辑部两刊的未来发展拓宽了思路、明确了重点。学报编辑部将认真梳理、吸收专家意见,将其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工作举措,努力推动学报办刊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学校学科建设与学术繁荣提供有力支撑。
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学校校史及事业发展成就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四个一”特色成果馆、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馆、陆汉斌打字机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