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千年科举的是与非
主讲:张焱 研究员
时间:2017年11月1日(周三)下午2:00
地点:行政楼一楼学术报告厅
主办:图书馆、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专家简介:张焱,南京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曾主持教育部等多项研究课题,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并被CSSCI收录多篇,著有学术专著一部。
报告主要内容: 我国科举制度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衰亡于清。“千年科举,利在民族,治多乱少,利者如千里之堤,治世求若珍宝;千年科举,弊在国家,兴衰因循,弊者如万蚁之穴,败世弃如敝屐”。作为封建社会中重要的选才制度,科 举制最初的设计初衷是选拔人才,在“公正性”等方面具有进步性,在唐宋以来政治、 经济、文化以及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积极意义大于消极意义。“物盈则亏,法久终弊。”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举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直至穷途末路。如今,科举制度已废除百余年,但它的价值并未消失。在现行的制度下,回首科举制度的是与非,对当前选拔人才制度的完善仍有借鉴意义。
上一篇: 学术报告通知——轻量化材料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
下一篇: 学术报告通知——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当下格局与竞争态势
【学术论文】电力工程学院、沈国荣学院彭纪昌博士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学术报告】人工智能促进了学科交叉吗?
【学术报告】QCA方法基础与前沿应用
【学术报告】机器学习及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学术报告】可解释性数据驱动故障诊断
【学术论文】环境工程学院曹世海副教授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建筑工程学院霍王文博士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学术报告】新四化协同推动自动驾驶发展:来自网联化、电动化与共享化的赋能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