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处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南工  >  正文

交汇点讯 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带来了严峻考验。在生物安全领域,大数据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如何应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网络,提升末端发现能力,快速感知和识别新发突发传染病、重大动植物疫情、微生物耐药性、生物技术环境安全等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应对,这是近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三届大数据与安全国际会议”关注的焦点。

“第三届大数据与安全国际会议”由南京工程学院主办、沙特国王大学、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等多所国内外高校、相关学术组织联合协办,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具体承办,并与“第17届国际生物信息学研究与应用研讨会”联袂举办,实现了学术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思维理念的创新。南京工程学院副院长杨征宇,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校长、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前澳门大学校长、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副校长赵伟,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联合国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国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学院院士潘毅出席会议并致辞。

本次会议主题为“生物医学大数据与安全”。长江学者、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副主任彭绍亮教授,中国科学院李亦学教授,复旦大学沈百荣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魏冬青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小龙教授等多位知名学者在大会做主旨发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大数据与信息安全、生物安全在工程应用中的理论和实践、生物信息学在大数据变革时代的发展助力等主题作了专题报告;会议论文作者通过线上线下报告、答辩等方式,交流分享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前沿进展,分析相关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共同研讨大数据时代生物信息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和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打破生物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不同主体间的行业壁垒,鼓励我国信息技术头部企业与生物技术企业、医院、国家卫生监测系统单位等主体的深度合作。提升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在生物技术研发方面的应用,助力提高生物医药研究效率,加速新药研发流程”。专家认为,从这两年新冠肺炎疫情可以看到,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我国生物安全治理中的应用还有待提高,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普及程度不足。

“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在生物安全监测预警、疫情防控等方面的应用力度,为全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系统、卫生大数据监测信息平台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切实提高生物安全风险的科学防控与管理水平”。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潘毅说,聚焦大数据与生物安全研究的关键学术问题,生物信息学将在大数据变革时代为深化服务大数据与生物安全、增强经济社会活力的发展助力。

通讯员 张文莉 新华日报 交汇点记者 郑焱

新闻链接: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7fda002d5708436da67a57947ffc4b06/pZuUMLoeKFX7vb2x/1

《人民数字》相关新闻链接:http://www.rmsznet.com/mobile/new-list.html?id=295746&name=%E9%A6%96%E9%A1%B5&menuId=247&areaCompanyId=14


学校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1号 | 邮编:211167

版权所有©南京工程学院
苏ICP备050071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53号